9游会融媒·见证丨“无人机+5G”帮忙、“智慧巡田”上线…… 基层田长的“新伙伴”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12-01
 9游会寒冬已至,农田里却孕育着希望麦苗已经钻出土地,在北风中奋力生长,待到来年带给人们丰收的喜悦。  槐荫区美里湖街道范庄村党支部书记郑杰每周都要到村里的农田巡查,这是他作为村支书的习惯,更是作为一名基层田长的职责。不久前,槐荫区成为济南市首个“田长智治”智慧巡田系统试点,众多像郑杰一样的基层田长的行动轨迹被实时记录,潜在的耕地破坏行为被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不仅如此,如今巡田还用上了“黑科

  9游会寒冬已至,农田里却孕育着希望麦苗已经钻出土地,在北风中奋力生长,待到来年带给人们丰收的喜悦。

  槐荫区美里湖街道范庄村党支部书记郑杰每周都要到村里的农田巡查,这是他作为村支书的习惯,更是作为一名基层田长的职责。不久前,槐荫区成为济南市首个“田长智治”智慧巡田系统试点,众多像郑杰一样的基层田长的行动轨迹被实时记录,潜在的耕地破坏行为被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不仅如此,如今巡田还用上了“黑科技”手段,摄像头“天眼”代替人眼、无人机巡飞代替脚步丈量那些曾经撂荒、种树9游会,如今重现勃勃生机的耕地,正在重重守护下越发饶沃。

  郑杰看着眼前的土地,心中满是喜悦绿油油的麦苗已经破土而出,让村庄寂静的冬日有了生机。从前,范庄村耕地多数不是撂荒就是被种上了树,“我们村离市区近,村民大多出去打工,收入比种地要高不少。树木虽然生长周期长,但既不需要打理又能留着卖钱。”这样的情况,在美里湖街道沿黄九个村庄都曾存在。

  相关政策明确提出,要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2021年,槐荫区与山东省供销社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山东省供销社在槐荫区设立示范和实训基地,帮助槐荫培养“三农”专业人才,助力槐荫农业高质量发展。美里湖街道在这一契机下,各村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终于让荒地重现生机。

  “村民们有个老思想,自己家的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过去在耕地上私搭乱建、挖地取土、种植其他作物的破坏耕地行为比较常见。”郑杰告诉记者,同样是在2021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建立田长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田长制”工作总体要求、田长层级和保障措施,作为村支书的他成了一名基层田长。

  田长需要做什么?自然是对辖区内的耕地负责。郑杰说,自己每周都要沿着村里的农田巡查一圈,看看有没有破坏耕地的行为,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发现乱倒垃圾的就马上协调清理,发现私搭乱建及时拆除,如果有村里解决不了的,就汇报给街道。”郑杰直言,随着这几年“田长制”的不断推行和村里的科普宣传,村民的耕地保护意识越来越高,几乎不再有破坏耕地情况发生。

  为进一步推动“田长制”工作开展,提高田长工作效率,实现农田管理“科技化”,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探索搭建“田长智治”智慧巡田系统。近日,槐荫区成为全市首个“田长智治”智慧巡田系统试点9游会,并对基层就该系统移动端操作进行了培训。

  “你看,每次巡田之前,我就打开鲁地云App,我走过的路线就会生成实时的轨迹。”郑杰打开App,系统自动定位,页面上显示出以范庄村为中心的卫星地图,村庄、土地的范围被标注出来。郑杰带着手机在田间地头巡查,他的行动轨迹就被记录下来,每一次巡田记录都会被录入智慧巡田系统中,“通过App既能及时完成定向巡田,又是对我工作的一种监督!”

  槐荫区自然资源局地籍耕保负责人高昂告诉记者,“田长智治”智慧巡田系统以“田长制”为依托9游会,对各类耕地信息进行整合汇总,实现对耕地保护信息数据的分析、下发等功能,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设施农用地等纳入日常监管。基层田长可以通过巡田系统查阅耕地保护政策、查询辖区地类,自主巡田发现上报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及时完成定向巡查任务,协助市、区实现对重点区域、地块的远程实时监管;区级管理员可以实时接收市级巡查任务,处理街道和村级田长上报的问题,同时可以查看田长履职情况是否达到考核目标。

  高昂表示,通过“田长智治”智慧巡田系统的应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网,实现了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全方位、信息化监督管理,“我们区目前已经培训了基层田长及相关工作负责人上百人,让大家熟悉智慧巡田系统的操作和应用。”

  范庄村村委会一楼,有一块实时监控大屏,显示着美里湖街道几个村的耕地画面。“我们街道投入了40多万元,安装了17个耕地保护摄像头,如果有破坏耕地的行为可以及时发现并记录下来。”美里湖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济南市首个耕地保护工作站就设在槐荫区美里湖街道办事处,范庄村是唯一一处耕地保护分站,“人防”和“技防”监管手段不断完善,“我们每年还要开展耕地保护模范村活动,评选出两个模范村并给予奖励资金,田长、村民的工作积极性特别高!”

  “槐荫区是全市首个使用无人机+5G技术进行耕地日常巡查的区县,还建立了无人机智能管理信息平台。”高昂说,通过第三方公司的专业设备和飞手,定期运用无人机对全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进行低空拍摄,对比前后时相影像可以通过智慧监管平台将线索发送至工作人员手机端,方便及时进行现场核查处置。同时,无人机一次飞行数据可以应用于多个执法场景,将耕地动态监管与自然资源执法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监管与执法的效率和成果。

  这些守护“希望田”的举措,让槐荫区耕地保护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多次吸引外省相关部门、专家考察学习。

  “下一步,我们要在有条件的街道增设耕地保护摄像头,争取做到全覆盖,并且要加大无人机巡飞的力度,争取每周巡飞一到两次,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高昂表示,同时还要继续开展村级田长、网格田长的培训工作,让他们熟知耕地保护政策,对耕地破坏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我们还要完善奖励机制,在每个村评选耕地保护管理员,让村民们对这项工作有认同感、荣誉感,让耕地保护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原标题:“无人机+5G”帮忙、“智慧巡田”上线…… 基层田长的“新伙伴”